嘉市後湖之語・色域呢喃成果發表會 展現社區的藝術創作力量

記者黃信峯/嘉義報導

嘉義市東區後湖社區發展協會,爭取辦理嘉義市政府「大齡圓夢自我挑戰計畫」,結合在地企業力量與社區志工的熱情,邀請社區長者共同參與 。在今年秋天,開展了一場名為「後湖之語・色域呢喃」的詩意行動,最終完成一系列充滿地方文化與人情溫度的協力創作,不僅展現出社區的藝術創作力量,也彰顯永續發展與在地文化共榮的深厚意涵。

嘉義市後湖之語、色域呢喃、成果發表會,理事長洪修富、嘉義市政府社會處科長李憶君、東區區長王志峰、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、新悦花園酒店林佩瑩主任及社區總幹事吳郁宗及與會持創作合影。(圖/記者黃信峯翻攝)

嘉義市東區後湖社區發展協會今(21)日上午於月桃故事館舉行「後湖之語・色域呢喃」的詩意行動成果發表會,由後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修富主持、嘉義市政府社會處科長李憶君、東區區長王志峰、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、新悦花園酒店佩瑩主任及嘉友電子(股)公司代表等貴賓出席共襄盛舉。

嘉義市東區後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修富、嘉義市政府社會處科長李憶君、東區區長王志峰、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與獲頒發感謝狀的長輩合影。(圖/記者黃信峯翻攝)

洪修富理事長表示,感謝嘉義市政府給本社區推動「大齡圓夢自我挑戰計畫」,讓我們社區的長者們有機會在晚年重新拾起夢想,勇敢挑戰自我,活出精彩。在這個秋意漸濃的季節,我們展開了名為「後湖之語・色域呢喃」的詩意行動。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的展演,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。長者們用色彩與文字,訴說生命的故事,呢喃歲月的溫度。這一切的美好,都源自市府的支持與信任,也要感謝在地企業的熱情參與月桃故事館提供優質場地,以及社區總幹事吳郁宗及志工們無私的付出。因為有你們,後湖社區的夢想不再遙遠,而是一步步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。願這份感動與創意,持續在嘉義市各個角落發芽茁壯。讓我們攜手,為長者打造一個充滿希望與尊嚴的圓夢舞台。

嘉義市東區後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修富、嘉義市政府社會處科長李憶君、東區區長王志峰等合影。(圖/記者黃信峯翻攝)

玩轉光影媒材・社區共創的藝術行動

「後湖之語・色域呢喃」計畫自啟動以來,吸引了多位長者、志工及在地企業共同投入,形成一股社區協作的創作能量。這場藝術行動不僅是長者的夢想實踐,也成為社區跨齡互動的橋樑。這場藝術展覽,更是社區居民共同成長與互動的契機。長者們透過選用了玻璃紙、壓克力顏料、透明壓克力板等複合媒材,結合光影與色彩的流動,將生活經歷與夢想故事化作一幅幅動人的作品,從構思、勾勒、上色到裝置成形,所象徵社區多元層次的生命樣貌,在藝術工作坊中,共同經歷了26小時學習的課程,在劉佳蓁老師指導下完成了「光陰樹」與「窗花板畫」等不同尺寸的作品,展現「社區即教室、創作即交流」的精神,這些都是共同協作的成果。

嘉義市後湖之語、色域呢喃、成果發展表會,現場十分熱絡。(圖/記者黃信峯翻攝)

世代共融的溫馨見證・藝術賦予的奇蹟力量

後湖社區發展協會洪修富理事長表示,藝術讓時間慢下來,也讓情感再次發光。許多長者在創作過程中,重新找回了久違的自信與喜悅——那份「原來我還能創造」的感動,正是本次計畫最珍貴的意義,因此分享

嘉義市東區後湖社區發展協會洪修富理事長致詞。(圖/記者黃信峯翻攝)

二位長輩參與創作的故事:

輕度失智長輩與女兒的溫馨協作:一位失智阿嬤,在退休的女兒帶領下自去年11月份至後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,回醫院複診發現醫療數據CDR指數從3(嚴重)降為2(中度),對於延緩病情有很大的幫助。女兒深受感動加入社區志工的行列,一起服務社區長輩,並攜手完成本次作品,讓創作成為親情與希望的延續。

末男先生的堅持與溫度:是班上唯一的男性學員,退休前從事木工工作,雖然行動不便,但總是陪著太太一起參加每一堂課。面對過去從未接觸過的壓克力與玻璃紙等新材料,他笑說一開始覺得「這些東西跟木頭完全不一樣」,但在老師指導與夥伴協助下逐漸上手。當親眼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時,他靦腆地表示:「其實跟著一群女性長輩一起創作,也沒什麼大不了,反而蠻感動的。」他克服了身體不便的限制,最終完成屬於他們夫妻的作品,展現了社區共融與愛的力量,體現了社區關懷與世代共融愛的力量。

嘉義市東區後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修富(右3)、嘉義市政府社會處科長李憶君(右2)、東區區長王志峰(右1)總幹事吳郁宗(左1)等於作品前合影。(圖/記者黃信峯翻攝)

公私協力.永續共榮

理事長洪修富表示,本次計畫結合了在地企業如月桃故事館、新悦花園酒店與嘉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源支持,提供展覽空間與物資協助,讓藝術走出據點、走入城市,成為「文化共好」的象徵。本次活動共展出3件大型裝置藝術和42幅不同尺寸光影創作之作品,在活動結束後將會持續分別展示於社區、月桃故事館、新悦花園酒店及嘉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,達到社區文化永續發展的目標 。

author avatar
Wen
報新聞/記者
spot_img